红军城保不住了?俄军南线突穿防线,泽连斯基愁到开会,北约反手一刀
红军城,危险了。
乌克兰军方最不愿面对的那个剧本,还是来了。俄军不再遮遮掩掩,从7月27日凌晨起,对红军城发起了全面进攻。
不打掩护,不绕侧翼,主攻正面。
南线突破,装甲推进,渗透小队直接打进市区边缘。乌军防线被撕开一个大口子,连夜调兵都快来不及了。
泽连斯基紧急召开最高军事会议,连说话都变得低声了几分。而就在他愁眉苦脸的时候,北约突然反手一刀,把15亿美元的援助金给扣了下来,理由居然是:“乌克兰反腐问题没解决。”
这不是雪上加霜,这是往雪里倒开水。
展开剩余81%红军城战局,真的“失控”了?
我们得先搞清楚一点:红军城这地方,对乌克兰来说,已经不止是一个战区那么简单了。
这是一座战略要塞,是东部整个防线的枢纽。谁控制了红军城,谁就能拿下康斯坦丁诺夫卡,顺势威胁第聂伯罗州,乃至整个乌军在东南方向的主力集群。
俄军当然明白这一点。
这次的全面攻势,路线设计得极其精准。
先是从兹韦罗韦方向动手,一路冲击红军城外围阵地,试图打通城市的南东入口。与此同时,从舍甫琴科方向发动协同进攻,先夺下了两座重要村庄:新克兰卡和中西野。
这两个点位,就像是城市“门闩”一样,一旦被拔掉,俄军就能顺着田野快速推进,直接插进红军城南郊。
别小看这个“田野”。夏季的红军城,庄稼高过人头,俄军小队得以借地形掩护,渗透行动几乎不被察觉。
而最致命的是——这波攻势并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有计划、分阶段推进的系统战术。
渗透小队,3人一组,夜里从下水道摸进去
你没看错,就是下水道。
早在主力部队动手前几天,俄军就派出了一批渗透小队,从红军城外围绕进市区。每个小组只有3到5人,但配备的不是轻武器,而是侦察无人机、信号干扰器、爆破装备。
他们的任务不是硬打,而是“找路”。
比如红军城的南部城区,一共有13条下水管道通往市政建筑,这批人里就有工程兵出身的,用地图对照实景,一条一条摸。
结果发现乌军在这块部署松散,几个单位之间通讯都靠对讲机。于是俄军顺势在中轴路一带安插了信号屏蔽装置,乌军指挥失灵,乱了阵脚。
渗透的第二阶段是“火点打击”。
小队标记坐标,后方火炮和无人机一轮集火,直接摧毁乌军两个弹药中转点和一个通信节点。
这就是为什么,俄军主力一动,乌军南线就出现崩溃性漏洞。
泽连斯基急调兵,北约却突然“甩锅”
红军城一失,康斯坦丁诺夫卡就会变成孤岛。泽连斯基当然急。
7月27日晚,他紧急召开最高军事会议。根据乌通社泄露出的会议纪要,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还在保证“防线可守”,但泽连斯基的表情已经写满焦虑。
他不是不信西尔斯基,是清楚西线和北线还要留兵,红军城如果撑不住,后果他兜不住。
可偏偏这时候,北约来了波“背刺”。
原本应该在7月底到账的15亿美元援助款,被以“反腐问题未查清”为由冻结。
这是什么操作?
你说早冻结,那也算硬气;你说晚冻结,等战事结束也行;偏偏选在红军城危急、乌军最需要弹药和物资的时候下手。
这不是配合,这是拆台。
美方一个匿名官员的话很耐人寻味:
“如果乌克兰在防守红军城时无法展现足够的协调和清廉,那我们很难说服国会继续支持。”
言下之意,不但不给钱,还准备“政治测验”你一把。
泽连斯基此刻的处境,可以说是“内忧外不稳”,手握的筹码越来越少。
红军城之后,俄军将攻向哪里?
看地图就知道,红军城若被彻底拿下,俄军有三条后续进攻路线:
向北,直扑双子城(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),这是乌东最重要的工厂群和铁路交汇点;
向西,打穿第聂伯罗防线,这是拿下整个乌东的“钥匙”;
向南,逼迫乌军放弃扎波罗热的第二防线。
但无论怎么选,有一点已经可以确定——红军城是决定乌克兰战局走势的拐点。
一旦丢了这座城市,不是简单的“失一城”,而是防线全线动摇、援助机制迟疑、民心信心都将受创。
红军城攻防,已成“决战前夜”
过去两年,乌克兰守住了不少城市,有的靠武器,有的靠士气。
但红军城不一样。
这是一个全方向压力叠加的节点。它不是哪个单兵的英勇能顶住的,更不是哪次外交访谈能稳住的。
俄军已经打到了门口,渗透打穿城区,空军轰炸补给通道,泽连斯基调兵都来不及,北约还在盘算账本。
战争不等人,红军城守不住的后果,不只是地图上多了个红点,而是乌克兰将面临战略方向的整体溃败。
也许真正决定战局的,不是哪个城市的得失,而是支撑战争意志的“信心”——而这种信心,正被一场场突然袭击和一次次背后捅刀,一点点打碎。
发布于:安徽省旺源配资-配资操盘开户-股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开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